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视听科技助力:中国三峡博物馆文保更“智慧”
2021-04-16 15:15:00

一直以来,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,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。

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博物馆坚持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并重,文博文旅研究院与惠仁康宁实验室借助“互联网+”、“数字化+”“视听技术”“沉浸式体验标准”等技术,不断的通过共建新IP、新科技、新产业链的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,助于增强博物馆藏品的传播力、表现力和感染力,而且可以赋予藏品新的生命力。


8b9a0b44c95550a60b532c8896153a5e.png


数字化源于“心疼”文物

三峡博物馆智慧化工作起步比较早,是从纸质资料数字化开始的。2012年完成馆藏老照片的数字化,2015年完成馆藏古籍数字化。

“因为每次做古籍研究,都要把古籍取出来,我们都很心疼,所以,2015年我们完成了馆藏12000余册古籍数字化。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信息部副主任殷玉玲告诉记者,“目前,还有一些古籍数字化还没有做完,因为当时的纸质酸化比较严重,太脆弱了,一动就碎。能做的基本都做了。” 

随后,三峡博物馆又相继完成了业务档案数字化、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档案数字化,馆藏家谱数字化,业务档案数字化。此外,还分别开发软件系统,对这些数字化的资料进行管理,形成专题数据库。

“把纸质资料数字化,即可以保护文物,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接触、翻阅纸质资料,避免人为破坏,又能方便职工查询利用,只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查看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”殷玉玲说。 

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三峡博物馆也在从纸质资料服务向数字资源服务转变,利用中国知网的海量论文资源,二次开发形成了三峡文化专题资源库,供观众免费在线阅读和查询下载,在三峡博物馆官网上公开了9万余件(套)藏品信息,并提供检索、查阅等服务,使更多受众共享文化遗产公共资源。


2b871ba3e8babe8432c1319b4c1bcfad.png


视听技术让珍贵文物“活”起来 

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,随处可见的“科技感”令人印象深刻。在该馆的风险管控指挥中心,各种数据及动态投屏显示,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馆内情况。“它将整个三峡博物馆的基础设施、库房藏品、展厅展品、安全防护设施、环境、工作人员和观众等进行统一态势呈现、应急指挥、辅助决策和综合运维,大幅提升了博物馆的智慧化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。”该馆工作人员介绍。 

近年来,三峡博物馆陆续完成馆藏老照片、馆藏古籍、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档案、馆藏家谱数字化、业务档案数字化;依托“三峡数字博物馆”建设项目,全面提升智慧化管理、服务和展示水平,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;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VR项目到“老地图·老重庆”MR体验,再到多媒体互动展示魔墙,智慧管理平台构建了智慧化的公众服务系统,实现了精准、智能、多源、互动的模式,结合三维扫描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、虚拟全景技术、互动魔墙展示、LED大屏传播、数字沙盘等技术手段,大幅度提升展览展示效果。

例如,在该馆《重庆·城市之路》展厅的一角,一张晚清时期的地图《增广重庆地舆全图》静静陈列,向参观者展示了重庆晚清时期的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,历史信息丰富。该馆将AR技术和VR技术的混合现实技术(简称MR)应用到了这幅珍贵地图的参观体验中,观众通过HoloLens全息设备,可以置身于晚清时期的街道、店铺、码头等场景中,通过人、场景、真实文物、虚拟内容等之间的融合和互动,生动了解文物背后故事,从而实现了真实文物无法提供的新颖的沉浸式交互参观模式。

同时,在科技助力文物修复及预防性保护方面,三峡博物馆的探索也有长足进展。作为重庆地区建馆历史最长、文物保护技术、人才最齐全的文物保护机构,该馆在满足本馆及重庆市各区、县文物保护修复需求的基础上,还积极为周边省、市文博单位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,发挥了区域辐射与带动作用。至今先后为云阳、巫山、奉节等多个区县编制馆藏珍贵文物保护方案、后三峡文物再修复方案等各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30余个;完成6000余件馆藏和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。